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第二家園亮點系列十五

逸仙草

馬克思在描述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情形時,有一條就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是我國根據當時的國情而自己修改的,並不是馬克思的原意,同時,中國的實踐也證明,不管是“按勞分配”或“按需分配”都有很大的弊端。 首先,“按勞分配”,那誰來規定每種勞動該分配多少東西,如果勞動的價值規定得不合理,“按勞分配”必定會產生不公正和矛盾。 再說說“按需分配”,只要有分配的意識,就有階級或等級的差別,就做不到完全的公平公正,其次,分配者不可能完全清楚或準確把握被分配者的需要,必定會一刀切,有人不足,有人有餘,而當時的社會可分配的物資總量不多,都是按最低標準,不足者多,生活品質差到極點,人們勞動創造的積極性發揮不出來,最後不得不進行改革進行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後,社會有了活力,人們可從事的工作多了,有能力有本領的人先富了起來,市場競爭的殘酷和政治上的因素,使很多人的能力並沒有機會和舞臺來發揮,懷才不遇的大有人在。 一切以金錢為基礎,社會上商品琳琅滿目,可以用金錢來換取你的所需,可是,如果沒錢,你就是再需要也不能用,所以,為了獲取社會所需,大部分人不得不去做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並且你的勞動價值是由資本和市場來決定的,你的辛苦和勞碌也不一定能換得一個舒適舒心的生活。

在第二家園里,一切都很簡單,如果你生活在第二家園,你的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家園全包,父母的贍養和孩子的撫養也納入家園的程式,生活上的任何問題都不用擔心,並且家園的生活水準是全球平均水準中等偏上,環境乾淨整潔鳥語花香如詩如畫,每人一間臥室,是神聖的私人空間,沒有你的允許,任何人不會隨意打擾。

為了保證家園程式的有效運行,每個的人吃穿住行生老病死等物質上的需求,以及精神的富足和心靈的昇華,就產生了許多工作,這些工作與金錢毫無關係,只是因家園和每個人的需要而產生,家園內部沒貨幣,分工合作,相互服務,彼此之間互不相欠。

家園的內容涵蓋了人生和生命的方方面面,家園的建設是一個大舞臺,你有多大的才能,都可以發揮出來,也總能找到適合你的和你比較喜歡的工作,家園不會壓抑和埋沒任何人的才能和能力,只要有可能,就會給你施展的機會,家園在不斷完善完美和不斷變化中,你的各種才能和智慧都會有用武之地。

食堂裡有足夠的飯菜食物,還有各種茶葉和零食,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盡情享用; 倉庫里各種日用品一應俱全,需要時隨時去取; 如果你有穿不完的衣服,並且衣服是半新以上,可以放到庫房裡,有人需要並喜歡的可以拿去穿; 藥房裡,常用藥品一般都有,可以隨意取用。 如果需要的東西家園裡沒有,可以通知採購到市場上購買,唯一的原則是在家園的承受能力內“不奢侈不浪費”。

家園里所有事務分工合作、相互服務,一切資源共有共用,做到了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2014-1-28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