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 佛性 如來本性 天性

雪峰

  自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如來本性。

  自性、佛性、如來本性是佛學詞彙,是認識真如的三種不同表達法,其實不論是叫土豆、洋芋,還是馬鈴薯、山藥蛋,都是指那個能食用的東西。

  茶水、綠豆湯、牛奶、咖啡、可口可樂、酒精、血液、針劑青黴素等等都有一個共同的東西,那就是水,這個水就是自性,就是佛性,就是如來本性,說“眾生都有佛性”,原理在此。

  自性、佛性、如來本性是構成一個事物最初的原始元素,在原本的狀態上增加點什麼或減少點什麼,就呈現出了紛繁複雜千奇百怪形態各異的事物。 不論是大象、螞蟻、兔子、駿馬、蝸牛、耕牛、人獸、佛魔、神妖等等,都有一個共同的東西,那就是性,這個性,就是如來本性,就是佛性,在這個如來本性上增加點什麼,或減少點什麼,不同的生命形態就誕生了。 這猶如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其共同點就是人,不同點在於其結構上有所增刪從而有了男人和女人之區別。 一間房子,不論門朝東、朝南、朝西、朝北,不論是鐵門、木門、塑膠門、紙糊門,不論窗戶大小,不論屋頂材料,不論室內面積多大,它都叫房子。

  任何一種生命都是一,所有生命都是一,這個一就是自性、佛性、如來本性,在這個意義上講,“眾生平等”。 這個一上增加點羽毛翅膀,就成了飛蟲飛鳥; 這個一上增加一雙手,就成了人; 這個一上減少移動能力就成了樹木花草; 這個一上增加點移動能力就成了動物。

  一,可大可小,可圓可方,可長可短,可顏可色,大象再大,是一,螞蟻再小,也是一; 蝴蝶翅膀再豔麗,是一,飛蛾翅膀再單調,也是一。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自性如此,佛性和如來本性亦如此。

  自性是自洽的,當然佛性如來本性也是自洽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一個人的如來本性是自洽的,離開瞭如來本性,就不自洽了,男人非得跟女人合一才能在某種意義上達到自洽,當然,女人跟男人合一才能達到某種程度上的自洽。

  如來本性沒有性別區分,更沒有大小長短高低胖瘦美醜之別,這就像人之初性本善性本惡的爭論一樣,實際上,不要說人之初,哪怕是人之中,人之終,其性不存在善惡之別,唯有這個性有所表現時,才會判斷出是善是惡,而這個性一旦有所表現,已不再是如來本性,而是事物或生命獨特的性質展現。

  談到這裡,我們要問貓吃老鼠狼吃羊牛吃草展現的是它們的什麼性? 是自性? 是佛性? 是如來本性? 答,都不是,它們展現的是各自的天性,說“天性殘忍”“天性善良”源於此。

  各事物各生命所展現出來的不是自性佛性和如來本性,而是天性。 就像茶水、酒精、牛奶等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水,但它們展現出來的不是水,而是各自不同的性質。 天性是上帝賦予每種事物和每種生命不同於其他事物和生命的特性,每種事物和生命結構的構成元素是一樣的,但由於結構的不同而展現出了不同的特性,就像木床、木門、木桌、木凳、木窗等等,構成它們的元素都是木頭,但由於結構不同,所以展現出了床、門、桌、凳、窗等不同的特性。 從這一點上講,自性、佛性、如來本性就是木頭,而天性就是床、門、桌、凳、窗。

  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一個事物,或一個生命,應當是綻放如來本性呢,還是綻放天性呢?

  答:必須綻放天性。

  如果綻放如來本性,那麼,所有的事物和生命都將千篇一律,將沒有層次之分,大千世界都將是一個面目,要麼都是水,要麼都是木頭,唯有綻放天性,才能琳琅滿目精彩紛呈,才能出現茶水、酒精、牛奶,出現門、窗、桌、椅,出現植物、動物、人、仙、神、魔、妖、怪。

  上帝的意願不是叫事物和生命綻放自性佛性和如來本性,而是讓其綻放各自的天性,也就是各司其職。 桌子行使桌子的功用,而不是行使木頭的功用。 牛奶不履行牛奶的功用,而非要履行水的功用,就是逆道而行了,自身會有煩惱產生。

  我以前說過要像花兒那樣綻放如來本性,說貓捉老鼠綻放的也是如來本性,這是不準確的,是模糊概念,那是將如來本性和天性混為一談了。 但是,我如此說,是為了迎合大眾傳統的對如來本性的想當然理解而行使的方便說法,我清楚,讓你像花兒那樣綻放如來本性,你必然綻放的是天性,不管你如何努力,你也無法綻放如來本性,所以,如此說,並無大礙,一杯茶水,讓你綻放如來本性,你只能顯示茶水的特性,無法顯示水的特性。

  其實,以上的分析和解說沒有多大益處,反而會使問題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容易把人繞進概念的桎梏中而難以自拔,最簡單的法門是,一個人,只要脫離煩惱和憂愁及恐懼,只要最大限度地做到心無掛礙心無所住,只要盡量做到無我無相,就已經成佛成仙進入極樂世界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不要去理睬什麼自性、佛性、如來本性和天性,而是努力擺脫煩惱、憂愁、恐懼,進入心無掛礙心無所住無我無相境界,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最美好的願望就能達成,最美好的理想就能實現,就能進入生命的高層空間,就能盡享生命的無限樂趣。

  2012-6-7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