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株緋花玉,看見性愛的高頻覺醒/戒鏡草
在我生活的每一個細微處,總有一種靜默的啟示悄然流淌。 哪怕只是一株靜靜佇立的緋花玉仙人掌,也彷彿蘊含著無法言說的生命回聲。 它曾是我隨手擺放的一盆植物——不曾多加照料,甚至一度遺忘。 直到有一天,它開始腐爛,而我,也莫名地染上了持續二十余天的咳嗽。 那一刻,我才恍然驚覺:“我對它的忽視,已在我身上迴響。 ” 緋花玉的枯萎,不只是植物的病症,更像是大自然對我一次輕柔而深刻的警示——內在的疏離與無覺,終將以另一種方式現形。 正如生命禪院的雪峰導遊在《宇宙全息》一文中說到: “宇宙是個渾沌體,這個渾沌體是由能量和上帝的靈——道構成的,猶如人這個生命體由物質的肉體和精神的靈體構成一樣。 從龐大的宇宙天體到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微塵,都是息息相關,相互貫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從巨集觀的角度講,能量充滿宇宙的一切時空,道控制著宇宙萬事萬物的運行和發展變化,所以,宇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看似互不牽連的多個天體、多個現象、多個人卻是宇宙這個大有機體的有效組成部分——細胞,所以,宇宙是全息的; 從微觀的角度講,一個原子、一個分子、一個人都是結構與能量的聯合體,與外界相互感應,共處於道和能量這個統一體中,所以,宇宙是全息的。 試著拿針尖扎一下自己的腳趾頭,扎的同時全身肌肉會緊縮一下,大腦同時做出應急反應,假如自己的父母或戀人在旁,也會立即對此做出反應,為什麼? 因為人體是全息的。 打開電腦,接通網路,全球資訊會根據自己的索取出現在螢幕上,為什麼? 因為電腦網路是全息的。 關節炎患者會提前獲悉降雨的信息,許多動物會提前感應到地震的資訊,原因是地球是全息的。 月亮的盈虧會引起海潮的變化,太陽黑子的活動直接影響著地球氣候的變化和地球生命的節律,因為太陽系是全息的。 宇宙全息的含義不僅於此,還在於意味著整體中包含著局部,局部中包含著整體。 ” 我現在生活在生命禪院第二家園泰國分院的芒果園中。 陽光透過綠葉灑落竹林,連鳥鳴都似修行中的梵音。 但正是在這片彷彿凈土的自然懷抱中,我竟未曾真正聆聽那株緋花玉的呼吸。 起初,我以為它無需太多關愛。 仙人掌嘛,耐旱好養。 我一邊割草,一邊想:“它應該可以自我照料。 ”偶爾某個午後,才想起給它一點水。 當它的根部漸黃,我也只是草草一瞥,以為那不過是歲月的印痕。 直到咳嗽久咳不愈,那天意外發現花盆底部爬滿螞蟻。 我上網查閱資料,才驚覺它的根,早已腐爛。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這不是“它”的病,是“我”的病。 我對它的冷漠,正如我對自然與自身覺知的斷裂。 緋花玉的腐敗,是我心靈失聯的外化顯影。 我強忍對螞蟻的本能不適,小心地將它從花盆中倒出,剪去那早已變質的根系。 刀鋒劃過的瞬間,它竟湧出乳白的汁液。 我怔住了——原來它也是“有血有肉”的生命。 那一瞬的痛,彷彿在我心中緩緩擴散,泛起一陣酸楚。 那天我哭了近一個小時,心中滿是懊悔與自責。 窗外風掠過喜樹,枝葉低語,彷彿緋花玉在溫柔地提醒我:“敬畏上帝,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並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需在每一個細節裡活出的深層覺知。 一株緋花玉尚且需要如此用心以待,那麼,一個人呢? 若我輕忽了一個人,那代價,是否更為沉重? 我想起了“愛”,尤其是性愛。 我們常說「我愛你」,可在過往的經驗里,我常常在想的是:“我們該如何處理彼此的情愛關係? ”在曾經的婚姻里,我會因為前任”做愛時間短“而產生情緒。 他雖表面自嘲,實則在背地裡向朋友求教,甚至嘗試延時噴劑。 那時我也以為,性愛的品質取決於男人是否“持久”與“有技巧”。 直到我在第二家園生活了兩年,我才逐漸明白:性愛,不是技巧的比拼,不是慾望的解壓,而是連接、感受、愛與覺知的流動。 曾聽許多人談論各種「助性藥物」——偉哥、噴劑、延時藥...... 我曾以為,那是提升快感的捷徑。 但如今,透過這次照料緋花玉的經歷,以及在第二家園中體驗到的真實而細膩的親密,我才深刻意識到:真正的性愛,是一場靈性的高頻遊戲,是能量的共舞,是一條通往神聖極樂殿堂的覺醒之路。 我開始慢慢理解雪峰導遊為何強調,只有在第二家園的生活程式中,情域、愛域與性域才會廣博。 因為在我看來,俗世的意識本身,往往就運行在一條錯誤的軌道上——在無愛的土壤中,怎可能開出愛的花朵? 那麼,如果不選擇婚姻呢? 開放式關係呢? 在我看來,那只是另一種精緻的逃避,並未真正承載愛的含量。 有時我也會好奇:外面的世界,那些沉溺於縱欲或群體性行為的體驗,是怎樣的能量狀態? 我試圖尋找一個貼切的比喻,腦海裡浮現出的,是“雞”。 為什麼是雞? 也許因為它們的交配幾乎沒有交流,短暫、重複、被本能驅使。 而「雞」這個字眼,在文化中,也暗喻著一種脫離靈魂的性交換。 雖然這個比喻未必完美,卻隱隱指出了一種生命層次的落差:當性愛淪為肉體釋放而無愛,其能量頻率就會變得低沉、焦躁,像是活在機械程式裡,而非靈魂的光輝中。 而第二家園的生活中,性愛為何不會陷入這種低頻狀態? 在我看來,第二家園是一種以敬畏上帝為根基的生活程式。 我們被教導:「敬畏上帝、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並將這份敬畏深植於人我之間的互動中。 我們不敢隨意傷害彼此,不敢讓自己的貪念,侵犯對方的身體與心靈。 因為一旦我們在精神上,心靈上,肉體上傷害了別人,我們便會被逐出第二家園。 正因如此,在處理兩性關係時,我只能不斷努力地呈現自己最美好、最純凈的狀態,不斷提升愛的頻率,而非沉淪於貪婪與低頻的輪迴。 在第二家園裡,我覺得,愛是緩慢的,是溫柔的,是深邃的——像一場靜靜的雨,悄然潤澤心田。 這裡的性愛,根據我所體驗到的,不是技巧的表演,不是慾望的宣洩,而是靈魂之間溫柔的喚醒,是彼此互為鏡子、相互滋養、共振昇華的過程。 它像一場靜谧而神聖的生命聖宴,在愛的河流中緩緩流淌,在心靈深處輕輕合鳴。 我覺得,當肉體不再主宰,而是成為靈魂連接的橋樑,性愛便從低頻的消耗,升華為高頻的滋養。 在這種交融之中,我們不再只是“做愛”,而是在“愛著”,更是在“被愛著”——不僅是彼此,更是這整個宇宙。 這種體驗,讓我更加敬畏生命,珍惜當下; 讓我明白,上帝就是愛,是一切的源頭。 每一次真實的愛,都是對祂的回應。 而性愛,則是愛最本源、最坦誠的祈禱——是靈魂渴望合一的自然流露。 當我覺知到,性愛不止是肉體的交匯,更是靈魂深處的相擁與和鳴時,我便能在每一次愛的接觸中,感受到宇宙的流動、生命的純淨與愛本身的神聖。 就如我那天細心修復緋花玉時的那份專注與敬畏,也是一場愛的練習。 若我連一株植物都不願傾聽,又怎能真正去愛一個人? 正如生命禪院雪峰導遊在《生命三寶情愛性解析》一文中說到: “萬物皆有情(指生命而言),情的內涵決定了一個生命的等級,情域越狹窄,生命的等級越低; 情域越廣闊,生命的等級越高。 以人為例,如果一個人只對一個人或幾個人有情,那他的情域就狹窄,生命的層次就低,如果一個人對所有人都有情,那他的情域就廣闊,生命的層次就高,如果一個人不僅對人有情,對眾生有情,對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有情,那這個人就不是普通凡人了,他已經達到了天人級別,屬於天國生命了。 愛是一個生命反物質結構的標誌,若一個人一生只愛幾個人,這個生命的反物質結構就與動物差異不大,甚至不如動物的愛域更廣。 若一個人愛天下眾生,那這個人就不是凡人了,那是天使菩薩級別了。 愛的物件越多,愛域越廣博,一個生命的反物質結構越完美。 愛是生命呈現出來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不會因為環境不同物件不同而有絲毫的變化,所謂“芝蘭生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如果見某人有錢,就愛上他,或者見某人有權勢就愛上他,這種愛不是生命自身生髮出來的,而是利益驅動的結果,所以,說出口的愛不是真愛,愛是呈現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性是生命體結構的特徵,每一種生命都有自己獨特的性徵,但所有生命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要與異性交換能量,唯有異性才能給自己滿足性的渴望,當一個生命獲得了充足的異性能量,這個生命才能呈現出一種相對完美的特徵。 性若被壓抑,性渴望得不到滿足,這個生命就會處於病態,就會呈現出焦慮、煩躁、暴躁、暴力等情緒,就會通過生氣、忌妒、憤怒、野蠻等心理和行為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他們的心理會出現不平衡,會出現矛盾,愛的含量就會降低,會越來越走向生命的下界。 生命若失去了情、愛、性,那就與石頭無異,等於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生命。 任何一個人,若一旦沒有了情、愛、性,那就等於變成了木乃伊,那就成了行屍走肉,成了一部肉體的機器人。 所以,情、愛、性是生命的三寶。 人可以做到一無所有,但做不到無情、無愛、無性。 情域、愛域、性域越廣博,生命的層次越高,越狹窄,層次越低。 為什麼基督耶穌說「天國里不娶不嫁」? 因為一旦嫁娶,情域愛域性域就變得狹窄了,就不適合在天堂裡生活了。 要想使自己成為高級生命,要情滿山川情滿宇宙情定要去的地方,不論在何種環境中,不論自己處在什麼境遇中,要始終如一呈現出自己的愛(美),要充分滿足自己的性需求,要知道,性自由是生命的終極自由。 ” 我開始相信,雪峰導遊所言的“情域、愛域、性域”的廣博,並非虛構,而是通往更高維度體驗的實相。 在這樣的程式里,我們被鼓勵釋放自己最純美的存在,不是為了擁有,而是為了守護; 不是為了索取,而是為了給予。 於是,愛成為修行,性愛也成為覺醒。 在第二家園,我開始學習在每一次親密中,用心去聆聽、去感受、去傳遞那份純粹的愛。 這份愛,不是短暫的愉悅,而是持久的滋養,它能讓我成為更溫柔的人,讓我更懂得如何去愛自己,愛他人,也愛這片天地山河。 如今,緋花玉的傷口已漸漸結痂,它靜靜站在那裡,不再是一株被我忽視的植物,而是我生命中的一面鏡子,是我心靈的一位老師。 若我未選擇第二家園的生活,而是走入傳統婚姻、獨身、網上約炮或集體縱欲的路徑,我是否真的能體驗到高品質的性愛? 我是否能不焦慮、不空虛、不麻木? 還是會在一次次廉價的快感中耗盡能量,沉淪於動物性的層級? 我曾聽人說:“他覺得天國千年界的情愛性愛關係很亂。 ”但我想說,那也許是你未曾真正體驗過什麼叫“有愛”的性愛。 你如果未曾站在更高的意識維度,自然難以理解仙人之間的柔情、敬意與神聖交融。 如今,當我在第二家園中體驗到真正充滿愛的性生活後,我越來越堅定地相信:雪峰導遊所說的“引導禪院草們前往天國千年界,萬年界和極樂界”,並非妄想,而是通向更高維度體驗的真實可能。 2025年4月14日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