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說、非、是
雪峰
所說身相,即非身相,是名身相。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非)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如來說人身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如來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初讀《金剛經》,猶如身在雲裡霧裡,不明白釋迦老頭在說什麼和想要表達什麼,纏纏繞繞,絲絲染染,說是,又說不是,又說就是,尤其以上“說、非、是”的含義,理解起來很費神,但若不懂這種“說、非、是”的含義,要明白《金剛經》是絕對不可能的。
現在我們試著來理解。
桑田草在《你醒了嗎? 》一文中談到夢中的時間和現實的時間時說了一句話:“此現實者,即非現實,是名現實。 ”這是在用佛陀的智慧認識“現實”的含義和意義,可謂透徹精闢。 從夢境來看,我們的現實是不存在的,從時間的長河來看,我們所處的“現實”時刻在變化,是曇花一現,也是不存在的,所以,現實並非現實,但我們總要用語言表達這個“現實”,只好無奈地借用“現實”來說明此時此刻的現實,但我們命名的“現實”並非現實,沒辦法,只好強用“現實”來表達我們想說的意思,但若把“現實”誤為現實,就誤解了現實的含義,所以, “現實者,即非現實,是名現實。”
再比如「佛山草」,佛山草者,即非佛山草,是名佛山草,生命禪院未誕生前並沒有佛山草,但在生命禪院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這麼一個人,這個人並不是佛山草,但為了表達上的方便,以便與其他人區別,所以就勉強給這個人起了一個名字,叫佛山草。
由此我們來理解佛陀話語的含義。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什麼是善法? 宇宙中並沒有善法,同樣也沒有惡法,但我們總要表達善惡的含義,實在沒辦法,只好用“善法”這麼個名相來表達我們的意思。 如果我們非要執著於“善法”,認為這個宇宙中確實存在著一個“善法”,必然陷於極端而製造困惑和苦難。
“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蓬萊草是個毛丫頭,這是實相,再過一百年,還有這個毛丫頭嗎? 還有這個實相嗎? 沒有了,所以,實相即非實相,但我們不能不說這個毛丫頭是個實相,這是沒辦法的辦法,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此認識,我們即可透過“相”看到毛丫頭這個實相其實是如來,是一尊佛。
依次類推,我們就可以明白《金剛經》中“說、非、是”的真正含義。
當然,佛陀的含義中又有含義,含義的含義中又有一層含義,這不是本文要講解的重點。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