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篇》之三:少私寡慾、寵辱不驚

雪峰

  生命體由肉體和靈體構成,也就是由魂魄構成,魂,指的就是精神、意識、心靈; 魄指的就是體魄,由物質構成的生命的載體——肉體。

  修仙者,注重對魂的修鍊,對魄適可而止,也就是說,注重精神、意識、心靈超過肉體。

  觀察大街上熙熙攘攘的芸芸眾生,我們只看見兩個人,一個人爭名,另一個人逐利,爭名逐利是人類大眾的常態,如果我們不保持清醒的頭腦,加入爭名逐利的行列中,必然是本末倒置,貽誤寶貴人生。

  功名利祿、榮華富貴是修仙的陷阱; 榮耀恥辱、寵幸落賤是修仙的障礙。 只有少私寡欲、寵辱不驚,才能踏上修仙的路徑。

  小人以身殉利,文人墨客以身殉名,科學專家以身殉知,大丈夫以身殉功,凡夫以身殉家,政治家以身殉國,聖人以身殉天下,仙人以身殉道。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是世俗社會普通大眾的人生觀,重利必為利所困,貪利必為利所傷,重名必為名所困,求名必為名所傷,求取功名利祿的慾望是無底的深淵,溝壑一旦毫無節制地張開,其人必然得寸進尺,得隴望蜀,得了雨衣還要傘,作了宰相想皇位,不死在名利慾望的熏熏大火中絕難復返。 名利慾望必然使人利令智昏,敲詐勒索、虛偽欺騙、坑蒙拐騙、殘害無辜、貪污盜竊、貪贓枉法等無所不用其極,最後必然是自釀苦酒、自掘墳墓、自遺其咎、自取滅亡。

  少私寡欲是修仙的起點,私不除,必陷入凡俗人生; 欲不止,必欲火焚身。 修仙者必須減少私心,降低慾望,在功名利祿、聲色犬馬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要以人役物,不能讓物役人。 老子主張:「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一旦追逐功名利祿,必然“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甚至冒死輕生,身敗名裂。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過分地追逐名利,勢必招來災禍和不幸。 再說「良田千畝,夜眠八尺」,飛鳥在林,只棲一枝,何苦呢!

  所以修仙者要少私寡慾、知足常樂、清靜無為、恬淡自然,如此,才能不患得患失、避免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和糾紛,「夫唯不爭,天下莫能於之爭」,我與你不爭,你與我爭什麼?

  逢凶求吉、趨利避禍、得寵心喜、受辱心冷也是世俗之心,古往今來,在寵辱這條大道上人們演出了一幕幕酸甜苦辣、驚心動魄的悲劇,得寵則洋洋自得、欣喜若狂、失寵受辱則氣急敗壞、惱羞成怒,卻不知,得寵就是得了被奴役的身份,失寵受辱就是回歸了自己的本性,何必計較於心呢。

  重視世俗的富貴功名,就難以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 寵辱皆驚是一種奴性的表現,是一種極端的利己主義,得寵就趾高氣揚、忘乎所以、為虎作伥、殘害忠良; 失寵就死氣灰臉、灰心喪氣、搖尾乞憐、可憐兮兮,修仙者必須戒之。

  寵辱皆驚易喪失天性,天性即失,不要說成就仙的品質,恐怕人不人、鬼不鬼了。 所以,一定要淡泊名利寵辱不驚,超凡脫俗,做自己心靈和情感的主人。

  “隱逸林中無榮辱,道義路上無炎涼”,看白雲秋月瀟灑自如,觀花開花落去留無意,太極佛山自由自在,蓬萊天山雲捲風疏,無極萬年無始無終,碧雲滄海自然淳樸,這才是仙心仙情仙樂仙境。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