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環境 環境造人
雪峰
大自然賜予了人類生活的一切資源,如何利用自然資源創造出優美舒心的環境,就靠人的精神和心靈的豐盈程度了。
我們到每一個家庭中去觀察其庭院,有的人家雖然經濟上不太富裕,但庭院裡乾淨整潔,夏日裡有鮮花盛開,還有果樹,有的家的庭院裡沒有生機,卻堆著垃圾,到處髒兮兮的,同樣的條件,因人的不同,造就出了不同的生存環境。
我們看美國和中國及日本的社會生存環境,就會發現完全不同,在美國,私人領地和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在中國,提倡“均貧富”,“共同富裕”,在日本,私有企業獲得保護,所以百年老店長盛不衰。 這說明,美國人、中國人、日本人的價值觀完全不同,所以創造出了完全不同的社會生存環境。
門前有一塊地,有人喜歡把門前的地改造成草坪,有人喜歡在門前的地上種上蔬菜,有人喜歡把門前的地整成小廣場,意識不同,門前的環境不同。
由此可知,環境是人意識的產物,有什麼樣的意識,就有什麼樣的生活環境。
反過來,環境會改造人。
孟母三遷的故事最能說明環境對人的影響,孟母為了自己的兒子成長三次搬家,起初,“其舍近墓”,兒子“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感到長居此處,會毀了孩子的天賦,於是“舍市傍”,卻發現兒子整天“嬉戲為賈人街賣之事,”孟母覺得長居此處無法讓兒子健康成長,於是再搬家,“舍學宮之傍,”發現兒子“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退進。 ”
環境是墓地,孟子就學送葬吹喇叭,環境是屠宰場,孟子就學習殺豬宰羊,環境是學校,孟子就喜歡讀書學禮儀。
明白了人造環境環境造人的道理,就為人的發展未來奠定了燈塔指示航標,作為人,首先應當確定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想成為物質上的富翁,那就到錢多且市場發達的地方去,如果想成為一個善於辯論的思想家,那就到人多且爭吵激辯的地方去,如果想成仙,那就到人煙稀少山川秀麗的大自然中去,如果想成佛,那就到一無所有卻能擁有一切的環境中去。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 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
要想讓自己香,就常居花間,要想讓自己臭,就常呆在廁所裡。
若自己深深地知道自己現在就在廁所裡,希望居住在花叢裡,那最佳的途徑是離開廁所,擺脫廁所的圍困,到鮮花盛開的環境中去。
道理很明白,途徑很清晰,困境在於如何擺脫廁所的藩籬呢?
難啊! 尤其是有親和情及債務摻雜牽絆其中時,擺脫廁所難過上青天。
最後我們會發現,天堂存在,可自己跨不出廁所之門,跨不出去的最大高山是親、情、債。 一旦沒有了親、情、債,離天堂就不遠了。 可凡人誰能跨過親、情、債的門檻呢?
2023-06-07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