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渾沌原理的價值和意義(十四)

乾坤草

渾沌是一個明明白白的境界(續4)

識學經生命禪院完善,補上上帝誕生這一課之後,我們就可明白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 概括的講,宇宙正是按照渾沌原理來展開創造,形成滿足完整性的永動運行體系,形成了主觀思維與客觀環境的知覺體系,這是識學對整個宇宙的終極描述,從理論上支撐了禪的知見,闡明瞭主觀與客觀園融無礙不可分的道理。

作為人,作為生命,在宇宙的定位中我們是定位在“主觀”的一極上,即首先我們具有認知的能力,而認知的物件就是客觀環境。 本質而言,無論是形成主觀的認知機制還是形成客觀的存在機制,本質上是同一種機制所形成的,也就是渾沌所形成的。 從認知的內容而言,我們除了有認知的能力之外,若沒有客觀環境給我們認知,比如周圍什麼都沒有,無光無聲無物等等,則我們也必然是一無所知,光有認知的能力而沒有知的物件,就像光有DVD機而沒有碟片一樣,我們同樣是一無所知。 所以,主觀和客觀是不可分的,即意識和物質是不可分的,存在於統一的渾沌運行中。 也就是說,只有保證宇宙的渾沌運動,才能保證意識和物質的存在,世界才有主觀和客觀的知覺體系,若宇宙的渾沌運動消失了,主觀與客觀也一同消失,與渾沌是同生同滅的。

作為人,作為尋求真理的開始,我們必然是從主觀的認知能力對客觀事物進行認知開始。 我們要認識一個蘋果,除了它的外觀和顏色之外,還必須要吃它,這樣才能知道蘋果的味道。 蘋果這種結構就是創造出來的千千萬萬性中的一性,這些性是通過感官的認知系統來認知的,這樣意識才能形成對客觀世界的感性認識並上升到理性認識。 所以,佛學教人覺悟明心見性,如果意識的知覺參禪參不出來,還不如直接面對這個客觀世界,直接去體驗萬性,從性而入識,最終明心見性。

性的本質就是宇宙的場能運動,要從性而入識,就需要一層層的去瞭解性的運行原理,由於場能的運動是由識所控制的,通過對性的切身瞭解就可逐步認識到識的奧妙,這樣就可一層層由性而入識。

那麼,從認知的角度而言,性的本質是什麼呢? 一字以蔽之,性的本質就是“密”。

這一字真是道盡千古之天機,人類自古以來生活的主題,就是圍繞“密”字而展開,每個人都一樣。

“密”字代表著神秘和好奇,若不神秘都明白了,就沒有好奇、沒有“密”可言了。 想一想我們從小到大,是不是一路上充滿好奇的、並不斷解「密」、不斷明白事理走過來的? 那麼,我們來回想一下、歸納總結一下,我們所有解開的「密」究竟有沒有共同點?

當然有共同點了,其共同點就是“真相”,即解“密”之後,事情的來龍去脈、怎麼發生和演變的過程就搞明白了,若這個過程搞不明白,則“密”就沒有完全解開。

那麼,「密」是如何來的呢?

“密”由創造而來,沒有創造就沒有“密”,任何“密”歸根溯源,都是由創造而來的,都是創造者創造出來的。

而任何事物的創造,都是按照意識、結構、能量的邏輯關係而展開,這些邏輯關係就是“密”,搞明白事物的這些邏輯關係就是解“密”。

當這些創造的事物形成渾沌的系統運行機制,處於場能的永動變換迴圈運動中,則創造者就會被「封密」,系統內的認知者在系統內就看不到創造者,只能看到場能自洽的變換運動,即所有的「密」都是以這種方式來解密,就是“這個”通過什麼條件、什麼組合可變成“那個”,“那個”通過什麼條件、什麼組合可變成“這個”,這就成了因緣論或自然論, 即這些變化是自然自己具有的,而不是創造所設定的。 而實際上,這是系統外的創造者所創造的。

比如,我創造了「雞」,「雞」能生「蛋」,「蛋」能生「雞」,然後把「雞」放到大自然中,則「雞」能永動的自我繁殖下去,我這個創造者就被「封密」,因為「雞」和“蛋”能相互解析,就成了“雞”是“蛋”的“密”,“蛋”是“雞”的“密”了。 這是較簡單的「封密」方法,整個物質世界看起來很複雜,不明白整個系統是如何變化的,其實也是通過這些簡單的基本方法來「封密」的,體現了渾沌的完整性創造。

所以,當創造者被「封密」后,如果不能發現系統存在一個整體意識並進而發現創造者的話,則我們感受到的,只是結構的能量運動,對於系統內的感知者而言,世界就是唯物的了,因為系統內所有的物質變化規律是物質本身所固有的,並沒有發現創造者的存在,這些物質結構的能量變化構成相互之間能相互解析的“密”。 不同結構的能量運動體現出不同的性,就包含著不同的“密”,“密”就是形成該“性”的物理成因,所以說,性的本質就是“密”。

正是因為性的本質是密,所以,每個人對任何事物的第一次都是充滿好奇心的,人類愛情的產生,想必是從對異性的好奇開始的吧,人類的一半成為另一半的密,愛情就成了永恆的主題。 想一想第一次吃螃蟹的心情吧,人類史上第一個人吃螃蟹的肯定是最勇敢最具有好奇心的人了。 西紅柿一開始被認為是有毒的,有點神秘感,被法國一個畫家冒死吃了之後發現沒有毒,味道不錯就傳播開了。 人類對自然萬物、對宇宙星空的探索,無一不是感歎於宇宙星空的無比遼闊和深邃,無窮無盡的“密”需要去揭示,經過一代代人的實踐與認識積累,就形成了當今人類的科學認識體系,總結了宇宙的能量、結構的運行規律,並開啟了對意識機制的研究,為人類最終認識渾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人類發展的正道,是文明的生門。

“兵者,詭道也”,這也是一種密,叫魔密,就是如何陰謀騙人殺人放火的密,人類的歷史也在不斷的演繹著這種密,比如國家之間的情報戰、各種各樣的騙術橫行、現代社會的商業技術間諜戰等等,整個人類社會就這樣被這種魔密分拆得七零八碎,奄奄一息。 “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是魔密的表現,各個利益集團都在拼命的守住自己的秘密,通過恐懼手法結成了生死同盟,都是在算來算去,做著見不得陽光的事情。 由於這種魔密是一種具有輸贏性質的性運動,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瘋狂性,像賭博、吸毒一樣,人類的大部分人都癡迷在其中而不覺,導致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巨大的破壞,是文明的死門。

所以,密有正密和邪密,渾沌的運行機制是光明正大的,一切的意識、結構、能量的運行都是合理合法的,都是為了使世界能平穩的運行下去,一切滿足渾沌的意識、結構、能量運行機制就是正密,秘密可以公開在陽光下。 反之,那些陰謀詭計的邪密,是見不得陽光的,人類社會為什麼苦難重重,就是一些人專門在搞邪密破壞渾沌的運行機制,而可惜的是,人類的大部人是不明是非並倫成為其幫兇,受害的恰恰又是這部分人。

總而言之,從認知的的角度出發,宇宙的一切都是「密」,我們一出生每一樣東西都是陌生的,面對這個到處都是「密」的世界,如何去解密呢? 如何去分清那些是正密那些是邪密呢? 如何去應對呢? 本篇先來談談佛學對“密”的應對之道,後面的文章再來步步解密,密全部解開了,一切就明明白白了。

佛學的密稱為佛乘,意即成佛的法舟,統稱為密宗。 大家想一想,學佛無非是想成佛,到極樂世界去。 那麼,如何才能成佛呢? 成佛對每個人如言,就是“密”了。 這就好比我想知道葡萄的味道,酸甜苦辣不知道,是“密”,在那裡想來想去猜來猜去還不如直接去吃就知道了。 所以,要知道什麼是極樂,什麼是性,什麼是佛,直接去“吃”就是了。 所以,關於如何去體驗性,密宗就分為很多法門,從人間到極樂世界,隔著不同的場能層次,就存在不同的修鍊層次,存在分階段的見性。 是故法門有很多,比如,有體驗肉體性高潮的,由修明點、氣脈、心中心法的,有上師灌頂引導的,有修鍊到全身虹化的,有靈魂出竅去遊覽太虛幻境直接去極樂世界體驗的,有中陰身度化的等等。

密宗自所以稱為密,這是修佛的密法,即是佛世界在人間所訂立的特有的修鍊方式,比如結手印、咒語等等特殊的方式與佛世界取得聯繫,才能夠去體驗極樂的滋味。 這樣,因為靈魂親自去體驗過了,就可突破人間的「封密」,在人間如何說極樂世界如何如何的,假如沒有親身經歷過,誰相信有極樂世界的存在? 親身經歷過了,人間的「封密」對你就不起作用了,對你的知覺而言,物質世界就成「假」的,而極樂世界卻是“真”的了。

所以,從修佛的角度而言,密宗確實是佛的宗門,只要按照密法的階梯一步步的修去,就可成佛到極樂世界去。 當然,這得有個條件,即要有一個真正掌握密法的上師,密宗的上師也叫法王,法王就是指掌握了如何度人身成為佛身的密法,這是佛界在人間所訂立的秘密。

並不是所有披上袈裟的就是活佛,就是法王。 人間真正掌握密法的法王也沒有幾個,其他的,都是半桶水,故作神秘之徒。 由於密法不能公開,密宗就顯得神神秘秘,加上半桶水的很多,密宗又給人一種妖裡妖氣的感覺,並發展出一些邪法,這是密宗的不足,比如“房中術”,元朝後期幾乎皇帝和所有的大臣都在忙“房中術”。 現今的中國,一些女人被藏僧騙去行房,說是沾佛光。 性是上帝送給人類的禮物,是顯密,按照性科學兩廂情願去進行就是了,沒有必要以騙損的方式進行。 究其原因,就是明「術」不明“道”的緣故,就算是真正掌握密法的法王,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依然不明白宇宙更大的密法。

從主觀的認知角度而言,宇宙的一切存在都是密,任何的理論和法門都是密,無密不成法,文學創作首先要設密,通過故事情節的發展到達高潮部分來解密,最後是落幕。 佛法的其他宗門也是密,凈土宗雖然是佛皮,也有其密,稱為淨密。 唯識宗也是密,稱為識密,也叫天密,是天地間最大的密,開創生命禪院時代,就在這個密上,後文會重點講解,這是獲得這個明明白白的境界的關鍵所在。 禪宗也是密,稱為禪密,明心見性就是禪密,禪密大過天密,比天地還大,是最大的密。 大家猜一猜,最大的密是什麼密?

無密! 最大的密是無密,沒有任何秘密,這正是開悟的見地,吾無隱乎爾,正是這個明明白白的境界。

為什麼最大的密是無密呢? 比如,我說「每個人都要呼吸空氣」是最大的密,你會大聲地反駁道,去去去! 這就叫最大的密? 這誰都知道,那裡是最大的密。 對頭! 最大的密就是人人都知道的密,人人都必須要呼吸空氣。 引申為禪語,就是這個密是人人所具有的,所以才叫無密,無密是最大的密,因為每個人都必須要呼吸空氣,否則,人就沒得活了,有什麼密能比活命的密大呢? 所以,知道“活”的密就是最大的密。

明心見性“是最大的密,就是因為找到活著的源頭,見到了佛性。 而佛性是人人具有的,所以叫無密。 無密是最大的密,這也告訴我們,“明心見性”是最難破解的密,自己認識自己是天下最難的事情了。

靈訓禪師在歸宗禪師那裡參學十幾年,依然沒有見性,就想到別的地方參禪。 歸宗禪師就對靈訓禪師說「臨別的時候到我那裡去,我有一件重要的東西要送你」。。 靈訓禪師打好了行李後來到歸宗禪師的跟前,歸宗禪師對他輕輕說道:“天寒地凍,你一路要善自珍重”。 就這一句話,靈訓禪師淚如雨下,就開悟見性了,這就是無密。

智者求同,愚者求異。 開悟者對未悟者,始終引導的,是無密,是求同。 未悟者對開悟者,始終追求的,是密,是不相信開悟者的無密,是求異,是不斷解密又求密的旅程。

從宇宙創造的整體性而言,心學、識學、性學三者是緊密聯繫在一起,佛性是源,卻一無所有。 是渾沌產生了一切,產生了主觀和客觀的知覺體系,光有主觀而無客觀,主觀沒有知覺的物件,依然是空; 光有客觀而無主觀,花開給誰看? 一切的存在就毫無意義,依然是空。 所以,心學、識學、性學是同一個體系,完整的認識這個體系就稱為大乘佛學。 從宇宙形成的次序來看,心學、識學、性學確實又有境界高低的區別,性學是成佛的階梯,可度人到極樂世界,除此之外,關於極樂世界是如何來的? 宇宙是如何來的? 佛的本質是什麼? 人為什麼要成佛? 如何解決人類世界的苦難等等問題性學就不知道了,所以,性學就稱為小乘佛學,只能度自己而不能度整個社會。 要由小乘而入大乘,就必須要通曉識學與心學,三者連貫起來才能稱為大乘。 同樣,只明心學而不知道識學和性學或只知道識學而不明心學與性學,三者不能連貫起來,就不能具有大乘的學識。 從境界的高低而言,明瞭心學,明心見性了,學識學與性學就相對容易,這即是悟後真修。

關於那個「樹動、風動、心動」的禪學故事,就在講解大乘的道理。 沒有風動,就沒有樹動; 沒有樹動,就沒有心動,這是主觀對客觀的反映。 而風為什麼會動? 樹為什麼會動? 從系統的成因而言,是設計創造的緣故,是仁者心動所產生的,創造者就是知覺者,知覺者就是創造者。 唯物主義者只看到主觀對客觀的反映,卻沒有看到客觀也是來自主觀的創造。 比如,我們看到電影裡的狂風暴雨,那是拍電影時用風扇與灑水器搞出來的,沒有導演的心動,狂風暴雨就不會出現。 電影裡有了狂風暴雨,看的人就有了狂風暴雨的心動了。

這個故事說明瞭世界的色空整體性,主觀與客觀不能分割,客觀是“船”,主觀是“人”,人在船上,主客相依為命,破壞了客觀就是損害了主觀,照顧好船就是照顧好人,故叫大乘,生命在同一船上,如何使生命在同一船上相依相存,友愛共處,就叫大乘佛學。

佛學的義理講解到此結束,關於大乘佛學的終極內容和佛學的不足下一篇繼續講解並開始講解儒道來解密什麼是“天密”,歡迎繼續解密的旅程。

二00七年十二月十六日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