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渾沌原理的價值和意義(六)

乾坤草

一棟大樓如果建立在沙灘上,由於地基不穩,無論大樓蓋得如何漂亮,基點一開始就錯了,就註定了大樓最終必然倒塌的命運。 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世界、一個社會建立的基點一開始就錯了,那麼無論這個世界如何建設,都免不了崩潰倒塌動蕩不安的悲慘命運。 幾千年來,中國社會是建立在帝王權力文化意識的基點上,在「將相寧有種乎? “的民粹加上圍繞權力的一切算計,構成了中國獨特的文化沙灘,使中國人每一次的期盼與努力,都無可奈何的眼睜睜的看著大樓倒下,中國人也成為歷史上,經受苦難最深重的民族,到今天,情況依然沒有絲毫的改變。

基點一錯,建立在基點之上的任何行為就步步皆錯,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觀願望為轉移的。 人人都希望生活美好,但如果基點一開始就錯了,則這種願望永遠也實現不了,因為這種立基不能將社會引向渾沌。 相反,卻始終在破壞渾沌。

正是因為中國文化的立基不是引導社會的發展走向渾沌,所以,中國的歷史就呈現出不斷衰敗、沒落與腐朽。 中國文化中,儒、釋、道的主流文化的主題不是渾沌,其他的更是離題太遠。 如此,中國文化中就缺乏了主心骨,形成一盤散沙的文化局面。 正是這種文化局面,導致了民族深重的苦難。

而基督教義的立基卻是在引導人類走向渾沌,從歷史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基督教義是引導人類走向文明的中堅力量和排頭兵。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文明的立基不同,後來的發展情況卻絕然相反呢? 造成東西方發展差異的基本原因是什麼? 答案就是渾沌。

我們來看下面的這些例子,慢慢的來體會渾沌的奧妙所在。

為什麼陳勝、吳廣的振臂高呼,星星之火片刻就可燎原,導致了改朝換代? 為什麼一個薩拉耶佛刺殺事件,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為什麼英法縱容希特勒的侵略政策,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為什麼瓦特發明瞭蒸汽機,導致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影響深遠? 為什麼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效應 ,最終促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為什麼二極體、三級管的發明 ,最終促成了資訊工業革命? 等等。

這些事件的起因,都是從一個很小的基點開始的,最終卻導致了事件的巨量放大。

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文明的立基是這樣,很多事件的立基也是這樣,開始時是不起眼的,而結果卻是巨量放大,無論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

這些例子都可以叫做「蝴蝶效應」。。

為什麼會發生「蝴蝶效應」? 同渾沌有什麼關係?

由於地球傾角23.5度的緣故,形成了地球春夏秋冬的季節變換。 這種原因是地球的南北半球的交替受熱不均造成了,從而形成地球有規律的季風運動和洋流運動。 在太陽照射的熱量從一個半球移向另一個半球的過程中,勢必導致風向的逆轉,比如我們感受到夏天是吹南風而冬天是刮北風。 這個逆轉的過程導致了一個短暫的平衡態的出現,就像打仗雙方如果勢均力敵,任何微小的突破都將起到決定全域的勝利。 只不過,地球春夏秋冬的季節變換是固定的,平衡最終必定會倒向一邊,但是從那個點開始獲得突破,卻是一種隨機性的選擇。 就像洪水要決堤一樣,如果某一段堤壩開了一個小孔,可能由這個小孔引起決堤,洪水從這個地方出去。 風力從那個地方出去也一樣,如果蝴蝶的翅膀扇動的微弱的風起到了在某一個點打破平衡的作用,其吸引的後續能量就可能形成一場颶風,這就是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的實質就是能量不平衡運動積累的勢差從某一點觸發運動的結果。 象陳勝、吳廣、一戰、二戰的起因就是社會存在不平衡而造成的由於某一微小的事件而導致的巨大的社會動亂。 問題來了,為什麼能量的運動會造成不平衡並引發混亂? 其實質是什麼?

地球的南北半球能量的不平衡是由於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引起的,風向的流動在冬季和夏季是有序的,冷與熱的交換通過閉合的風向流動迴圈來完成。 只有在春秋切換的季節才產生短暫的混亂局面,但很快就會形成有序的季風運動,形成閉合的風向流動。 所以,有序的實質是一種動態的能量迴圈運動,而無序的實質是一種動態的混亂的能量運動。

由於地球的大氣系統存在南高壓和北高壓兩種有序的能量運動,在相互切換的過程中出現短暫的無序狀態。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於地球的傾角引起的,也就是說,是地球自身的結構特徵引起的,這是大家都沒有異議的結論。

由此我們可以說,能量運動的不平衡是由結構引起的。 不同的物質結構吸收的能量不一樣,不同的物質結構對能量流動的影響不一樣,從而造成能量運動的不平衡,這是科學的定論。 比如,二氧化碳比氧氣更容易吸收太陽的能量,屬於溫室氣體。 相同體積的二氧化碳和氧氣一同吸收太陽的能量,則二氧化碳的溫度要高些,不平衡就產生了。 又比如,資本階層、權力階層這種結構就比平民階層這種結構獲得的社會財富要多,造成社會的不平衡。

那麼,這種由於結構的不同從而在不同結構之間產生的能量不平衡又是由什麼引起的?

設計! 答案就是設計和創造,是主觀意識對結構的設計和創造引發了能量的不平衡運動。 顯然,答案目前仍然不是人類的共識,是科學的非定論。

其實,只要我們反向思考,答案不言而喻的。 假設沒有存在不同的結構,則能量的不平衡就不會產生,則世界就不會運動,宇宙也就沒有存在。 正是結構的多種多樣,才引發豐富的能量運動,其目的性是很明確的。 人類所有的一切發明創造的科學原理,都是從這裡出來的。 假如沒有人類的主觀意識,則任何對結構的設計所達成的能量運動邏輯也無從產生。

比如,中國社會被設計成城鄉二元結構,人被強制性的劃分成三六九等,享有不同的社會待遇,這一切難道是自然形成的? 都是統治者有目的的設計造成的。

所以,由於結構的不同所導致的能量不平衡的存在是絕對性的,否則,運動就不存在,宇宙也就不存在。 問題的關鍵在於,由能量不平衡所引起的是什麼樣的運動? 是有序的? 還是混亂的? 而這,取決於意識,取決於主觀意識對制約能量運動的結構的設計。 是前者就能形成渾沌,後者則始終處於動蕩之中。

農民起義,一戰、二戰發生的先決條件就是主觀意識,假如是牛是馬,則牛馬任勞任怨是不會發生戰爭的。 正是人的主觀意識感受到了社會的不平等或者是找到可欺負的物件,集結成不同的人群結構,才導致了這些事件的發生。

所以,世界的任何運動,不是按照意識所設計的邏輯運動就是按照意識的指令而運動,任何運動的源頭都是意識,不存在沒有任何目的的運動。

也許有人會說,革命是社會的不公而引起的,也就是說是能量運動的不平衡引起的,才導致了意識上出現革命的念頭。 站在革命者的立場上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引起革命的原因依然是意識引起的,是食利階層的貪婪意識和沒有遠見造成的,更是整個社會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識和完善的結構形態造成的,也就是說,還沒有形成一個渾沌的社會。

實際上,意識、結構、能量三者是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下一篇就會講到,在一個渾沌系統中,決定渾沌態的是內部因素而不是外部因素,渾沌態是由內部因素共同決定的與外部因素無關。 人類社會也一樣,人類的生活方式是由人類自己決定的,同每個人都有關聯,而與外世界無關。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渾沌原理的體現。

上述所講的依然不是渾沌,是進入講解渾沌的準備。 地球的大氣系統嚴格來說,依然不是一個完整的渾沌系統,因為在兩個南北渾沌系統切換的過程中會導致颱風、颶風等破壞性天氣的產生,混亂依然存在。 解決的辦法就用渾沌的永動機制所產生的人工風力把形成颱風、颶風的初始風眼破壞掉,使颱風難以形成。 未來的人類社會,颱風和颶風可以得到防治,保證人類擁有一個風和日麗的生存環境。

這已經涉及到創造的層面,歷次的工業革命就屬於創造的層面,是由人類自己親自用創造表達了運動的意境,向掌握自己的命運邁出的自由的步伐。 創造是渾沌的核心層面,是心靈迸發的火花,其影響更為深遠,因為正是創造最終形成了渾沌,形成了體現意識、結構、能量完整性的永動機制。 下一篇,就開始正式講解渾沌,講解這個永動機制。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