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維——《天啟篇》之七十四

雪峰

  能把物質世界的表像,或者說有形實體上升為一種圖案、或符號、或旋律、或語言文字、或姿勢姿態、或表情、或聲音的思維叫形象思維。

  如寫生、繪畫、攝影、拷貝、拓仿、雕塑是把實物通過圖案的方式表達出來,這種思維活動就是形象思維。

  如製圖,不論是地圖,還是晶體管線路圖、建築施工圖、工藝流程圖、機械構造圖、裝配示意圖、人體經絡圖、簡譜、五線譜等等,就是把實體上升為一種符號,這種思維就是形象思維。

  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等樂曲就是把大自然或人類活動的故事情節通過跌宕起伏,抑揚頓挫的旋律進行表達,從而達到一種精神享受的目的,這也屬於形象思維。

  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發展演變就是形象思維的結果,我們的文字起初是象形文字,用一個象形的符號代替實物,即使演化至今天,我們依然能通過文字依稀辨出其實物形態,如月、山、石、田、水等。 我們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封神榜》等文學著作,從其語言中我們能清楚地“看見”一個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故事人物,似乎能呼之欲出,這也是作者形象思維的結果,作者通過語言文字把真實的人物形象化了。

  名醫華佗創製的能強身健體的《五禽戲》,就是通過對動物形態的模仿把具體的形態上升為一種姿態或姿勢,這也屬於形象思維的結果。

  各種劇,不論是莎士比亞的還是老舍的劇,其裝扮劇中人物的演員和電影中演員的表情等,都不是他們自身的真情流露,而是把自己當作劇中人物的載體,形象地表達出被載者當時的喜怒哀樂悲歡離愁表情,這也屬於形象思維。

  有些人學龍吟虎嘯、蛙鳴狗叫、人喊馬嘶、蟲唧狼嗥,也屬於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是通過形象代替實物,從而表達相應效果的思維活動方式,給遠方思念的親人寄去一張照片,人雖未去,但也能安慰遠方親人。 電視螢光屏上出現的山水和人物全是虛象,但它所起的效果與實象相差無幾,我們看電視時,隨著螢光屏上形象的變化而興奮、而喜悅、而憤怒、而揪心、而哭、而笑、而鬧、而喊,這就是形象思維造成的效果。

  物質思維是直觀的、單面的、直接的、1就是1,2就是2,主體依賴的主要是本能的衝動,風吹樹枝搖,寒侵穿棉襖,饑來找食吃,欲動縱身起,不需要動搖腦筋,是“我不得不這樣,”他們每天的活動是機械的,被動的,不得已而為的,甚至大多數情況下是自我憎恨的、厭惡的、違背個人意願的,他們被牢牢地固定在一個有限的空間或領域內,每天, 甚至一輩子千篇一律地重複著自己和祖先沒有創造性、獨立性、自主性的活動,但形象思維者不一樣,他們動了腦子,他們的思維不是“我不得不這樣,”而是“我得這樣,”他們從實體進入了虛幻,從物質世界進入了精神世界,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一閃而過的事物、現象或事件變成了相對的永恆,所以比前者活得更自由。

  可以這麼說,藝術創作的過程就是形象思維的過程,繪畫、譜曲、製圖、攝影、演戲、文學創作等等都屬於形象思維的範疇。

  形象的東西超然於現實、超然於世俗、超然於時空、超然於煩惱,對精神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說能昇華精神的境界,年輕的追星族把自己崇拜的偶像的大幅攝影照張貼在臥室中就能起到精神調節的作用。 同樣,當我們從內心把生命禪院當作自己精神和心靈的家園的時候,就能擺脫一些世俗的家園造成的精神和心靈的痛苦和煩惱,達到昇華精神品質的目的。

  這就是思維提高一個檔次后對我們的人生和生命產生的效果。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