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zhangzx關於一切在道中運行的疑惑

雪峰

Zhangzx的疑惑

如果說一切都在道中運行,那麼就不會有背離道的事情發生。 如果有背離道的事情發生,那麼證明一切都不一定都在道中運行。 比如一個工廠的保衛科長說:「我們廠的所有員工都是遵紀守法的。 “又說:”我們廠有一個員工幹了違法的事,被抓走了。 “這話是自相矛盾的。 同理,我們說:“一切都在道中運行。 “又說:”某人背離了道,受到了懲罰。 “這話是自相矛盾的,因為既然一切都在道中運行,就不應該有背離道的事情發生。

雪峰解惑

首先,魚在水中,人在道中,萬事萬物萬象都在道中運行演化,沒有什麼事、物、人能超越於道而生存和發展,因為宇宙全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道是一,一是道,所以,說一切都在道中運行沒背離事實,沒錯。

既然一切都在道中運行,那麼,破壞與創造、守舊與革新、殺人與救人、慈悲與殘忍等等對立雙方的任何一方都在道的範疇內進行,沒有超出道而單獨存在和發展。 因此從道的完整性意義上講,對立的任何一方都符合道,都沒有違背道。

那麼,為什麼說有些事物或人是“逆道而行”,或“背道而馳”呢?

這就要從太極思維來理解。 萬物負陰而抱陽,宇宙是對立的統一體,矛盾雙方共處於一個體中,矛盾一方的消失必然會導致另一方的消失,比如,沒有真,就沒有假; 沒有善,就沒有惡; 沒有美,就沒有醜......,由此,兩極化運動就誕生了,“背道而馳”的正負運動開始了,光明與黑暗的交織開始了,生與滅的演化開始了。 現在,當我們站在真善美的角度看,假惡醜是“逆道而行”的,當然,如果我們站在假惡醜的立場上看,真善美就是“背道而馳”的。

所以說,當我們從宏觀和整體上看,“一切都在道中運行”,但當我們站在矛盾的任何一方看,相互對立的另一方正在“逆道而行”“背道而馳”。

還有,從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來看,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主旋律,這種主旋律是道的程式運行的一種必然,只要我們解析諾查丹瑪斯《諸世紀》大預言,解析《推背圖》、《馬前課》、瑪雅預言等,就知道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種道的必然程式,如果任何人或一部分人的言論和行為與時代的主旋律相悖,那同樣也將被稱為“逆道而行”“背道而馳”。

同理,事物的生長衰亡成住壞空是道的一種程式,如果違背了這個程式,就是背離了道,比如“拔苗助長”就是背離道的一種行為,人吃五穀雜糧成長,如果誰非要吃石頭和木頭,就是背離了道,從植物的正常生長發展角度講,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符合地球上大多數區域的規律,即植物應遵從的道,如果誰在自然狀態下使植物夏生秋長,其結果就將是沒有收穫, 沒有收穫的原因是背離了植物所遵循的道。 好多人都吹過氣球,有人把氣球吹破了,怎麼吹破了呢? 因為背離了氣球應承受的氣體極限,所以吹破了,這也是背離道的一種現象。

當然,從某個角度稱謂的“逆道而行”“背道而馳”從對立的角度講,恰恰是“順道而行”,比如《鐵道遊擊隊》中唱的“扒火車那個炸橋樑,”從侵略中國的日本軍人角度講,是“逆道而行”,是“背道而馳”,而從中國的利益角度講,恰恰是順道而行。 同樣是這個「扒火車炸橋樑」,從中國絕大多數人的情感講,當時那種特殊時期作為《鐵道遊擊隊》,他們那麼做是順道的,而如果不是特殊安排的其他人做了,恐怕就是逆道而行了,如果今天不是由於政府的特意安排去扒火車炸橋樑,而是隨便什麼人去扒去炸,就將受到懲罰,因為其行為背離了社會運行的常規之道。

偉人毛澤東說過一句話:「被敵人反對的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同樣,”被敵人歌頌不是好事而是壞事“,這是從對立的觀點看問題實質的方法。

問:“有一個歹徒在一個實驗小學的大門口砍死了8個小學生,還砍傷了多名小學生。 歹徒和死傷的小學生都在道中運行嗎? 還是誰不在道中運行? ”

答:作為歹徒,毫無疑問是背離了小學生們正常的成長之道,所以是逆道而行,他被懲罰是必然的,但對死亡了的小學生們而言,是生命軌跡上的一種必然結果,因為我們知道,一切皆必然,凡事有定數,不是歹徒A殺死,就是歹徒B殺死,不是死於被殺,就將死於其他方式。

問:“既然一切都在道中運行,就不應該有背離道的事情發生。 比如一個工廠的保衛科長說『我們廠的所有員工都是遵紀守法的』,又說『我們廠有一個員工幹了違法的事,被抓走了』。 這話是自相矛盾的。 ”

答:「一切都在道中運行」是事實,而「我們廠的所有員工都是遵紀守法的」不是事實,因為後面又說「我們廠有一個員工幹了違法的事」。。 那麼,是否因「有人背離了道」從而可以否定「一切都在道中運行」這個事實呢? 不可以,因為事實就是事實,那麼,既然「有人背離了道」怎能證明「一切都在道中運行」是事實呢? 這完全取決於我們站在位置和角度,從宏觀和整體看,沒有什麼人能背離道,不管人如何說如何行,都在道中,是必然的,脫離不了道的制約,但從微觀和個體而言,任何人,只要違背了道在某一時空中的規律和法則,就是背離了道,就是“逆道而行”“背道而馳”。

2010/3/29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