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思想成為我們思維的基礎——評瑤嶺草的科學思想
雪峰
科學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使人類走向文明理性昌盛的一大法寶,科學思想是具有科學精神的人對宇宙、生命等問題的理性認識並進而能指導人類行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尊重有科學思想的人,是每一位追求真理者必備的品德。
在各類書籍當中,我最喜歡的科學類、哲學類和思想類,我曾在海拔四千米的祁連山上當發電工時對隨身帶去的兩本科普文選著迷,去年在網路上搜索有關時間議題時突然看到了霍金的《時間簡史》,便連續不停地讀了下去,今年博網上出現的《上帝擲骰子——量子物理史話》,也是從頭至尾讀完了,我對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超弦理論、宇宙全息論等非常著迷, 從中我更加細緻地認識了上帝,對上帝的崇拜和敬畏滲入到了膏肓的地步,當我們沿著科學的曙光去探索宇宙時空生命的奧秘時,一種來自內心世界的強烈激動油然而生,科學,為生命禪院插上了翅膀,科學思想將帶領我們進入一個神奇莫名的世界,一個無限廣闊的世界。
我經常想,如果我們進入一個芝麻粒,向其縱深前進一光年,會出現什麼景色呢? 奇妙啊! 那是一個龐大的宇宙,在芝麻粒的縱深處,我們就能看到上帝,看到宇宙的結構,看到生命的無限空間。
每當夜深人靜,我的思維進入這個無限的空間時,我的那份激動無以言表,我經常幻想著什麼時候有時間,能把我看到的情景寫出來,讓大家分享,那該多好!
科學,是我思維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想瞭解宇宙、時空、生命的奧秘是絕對不可能的,不僅不可能,還會走入歧途,走入魔幻。
那麼,什麼是科學? 科學的內涵和外延是什麼? 科學的功能和目的是什麼? 什麼是科學精神? 科學與神學的關係如何處理? 生命禪院的科學使者給我們做了比較簡明扼要的闡述,這是截止目前我讀到的最好的有關對科學的解釋,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瑤嶺草的科學思想。
讓瑤嶺草的科學思想指導我們的思維和行為,使我們不偏離大道,堅定地向真理靠近,讓科學思想帶領我們進入無限的時空,直達仙島群島。
“迷信科學”是個偽命題
瑤嶺草
有人說,相信科學也是一種迷信。 於是,有些人也跟著疑惑起來:科學還該不該相信? 相信科學是不是一種迷信? 那麼,科學是該信還是不該信的東西呢?
一、科學是什麼
1. 科學是對自然規律的總結,是用確切含義的文字、數學公式所表達出來的一種知識體系。 科學的正確性在於:a:對自然現象的解釋,科學理論跟實際發生的事實在允許的誤差範圍內是相符的; b:對尚未發現的自然現象做出預測並且能夠驗證這種預測是符合實際的。
2. 科學是一種求真務實的態度,在理論和實驗發生衝突時,需要修正的只能是理論自身; 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就是客觀經驗事實。
3. 科學是一種對沒有經過考察和驗證的斷言所具有的懷疑和批判精神,在科學詞彙里根本不存在事實以外的權威。
4. 科學是一種嚴密的研究方法,從觀察入手,經過多次的實驗,對實驗結果進行記錄、整理、分析,從中得到一般性結論,再運用數學手段,將其表示為相應的數學形式A,然後將A在進行反覆實踐檢驗,那麼A就升格為科學“定律”。
5. 科學必須隨時接受最苛刻的檢驗,必須具有可“證偽”的性質,即任何科學理論必須有確定適用範圍,當超出了這個範圍,理論就失效。
小結
為了求得確切的知識,科學在實踐中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方法。 比如大量的觀察,盡可能全面地佔有材料; 然後對這大量的“實事”進行認真而合乎邏輯的分析,作出判斷和結論。 為了保證觀察的正確,科學還製造了大量的儀器,以彌補感官的不足。 為了排除干擾,或者為了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科學建立了一整套實驗制度和規則。 為了保證結論的正確,科學還建立了自己嚴格的檢驗制度,並只把通過嚴格檢驗的結論接納為科學的結論。
這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輕信、不盲從、敢於懷疑的科學精神,嚴格制定的科學方法,最後是經過嚴格檢驗的科學成果或者說是科學結論,就構成了科學活動的全過程。
作為一個具體的科學過程,經過檢驗,就算完成。 然而,這些經過當前實踐檢驗的結論,還要在今後的實踐中繼續接受檢驗。 在今後的實踐檢驗中,這些結論或被繼續確認,或被淘汰,或被限制於一定的範圍。
二、科學與懷疑
有人說,科學不是講懷疑精神嗎,那麼,科學為什麼就不能懷疑自己呢? 懷疑不就是要有否定嗎,科學為什麼不能否定自己呢?
從科學發展的歷史來看,科學無時無刻不在懷疑著自己,也無時無刻不在否定著自己。 正因為科學不斷地懷疑自己、否定自己,科學才有今日的面貌,才得以不斷更新,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實。
問題在於,懷疑什麼? 否定什麼?
懷疑決不是科學的目的,懷疑是為了剔除謬誤,為了求真,為了建立更可靠的科學知識,為了相信,相信科學理論的指導會把科學轉化為技術成果。
這裡首先要解決的理論問題是,有懷疑,就必然有相信。 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相信一切,肯定是個傻瓜; 懷疑一切,也將寸步難行。 假如真有對一切都要懷疑的人,那麼,他在走路之前,首先應懷疑面前的土地是否堅實? 而為了解除懷疑,他應該進行檢驗。 然而,用於檢驗的工具是否可靠? 他也應該懷疑。 如此推論下去,他不僅寸步難行,而且根本無法生活。 實際上,一切都要懷疑的人,他也要有所相信,他相信的就是“一切都要懷疑”。 所以,只講懷疑,而忘記和懷疑如影隨形相伴的、不可分離的相信,就是哲學上的無知。 世界上從來就不存在只懷疑而無所相信的人或事,問題僅僅在於相信什麼。
科學,過去和現在都在不斷懷疑:自己的結論是否正確? 所用的方法是否恰當? 因而不斷修正自己的結論,改進自己的方法,拋棄過時的、錯誤的,留下正確的、仍適用的。 科學的懷疑、批判精神,是科學得以不斷發展的寶貴品質。 科學需要懷疑,但不停留於懷疑。 科學要把被懷疑的東西付諸實踐檢驗,經過檢驗,懷疑消除,以得出合乎實際的結論,這才是科學追求的目標,也才是科學精神的核心。 或者說,科學的懷疑是為了釋疑,而不是也不能否定自身。
從邏輯上講,科學無法否定科學。 因為否定科學的那個東西,還是科學。 通過懷疑、實驗、檢驗,然後得出的結論,正是科學結論。 因此,如果說要否定不足,科學無時不在否定著自己; 如果說要科學否定整個科學自身,那在邏輯上就不能成立。
問題還不在於邏輯的思辨,而在於客觀的實際。 科學,本質上是不斷發展著的人類追求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的知識的認識活動。 科學不能整個否定自己,因為人類無法不進行認識活動。 而人類要進行認識活動,並且要獲得和客觀實際相符合的確切的知識,除了科學,沒有第二條路。 那麼,信任科學是不是迷信呢?
三、科學與迷信
迷信是“相信不該信、不可靠、無法驗證的東西”,從認識論上說,“不該信的東西”就是謬誤。 那麼,相信科學,是不是相信了謬誤呢?
事實恰恰相反,我們相信科學,正是因為科學不斷清除著自身的謬誤,趨向著真理。 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就是正確、真理的代名詞。 相信正確的認識結論,相信真理,怎麼是迷信呢?
假如有人執著於某些過時的科學結論不放,比如仍然相信地心說、燃素說,那確實是一種迷信,因為他相信的是謬誤,是被科學所拋棄的東西。 他恰恰違背了科學的實事求是態度,違背了科學的求真、批判精神。
假如有人提出一種新的說法,說他可以和宇宙人對話,說他吹口氣就能打下敵方的導彈,說疾病是由於前世造業,說按如何如何修鍊就可以長生不老,甚至說精神就是物質,人死靈魂不滅,說和人的世界對應對應還有一個由靈魂組成的世界,並且還說這就是最新的科學、超常的科學、將來的科學,是現在的科學所解釋不了的,等等。 面對這些完全背離科學軌道的結論,科學首先要做的事是:運用自己的懷疑精神和批判頭腦,問一個「根據何在」? 假如提供論斷者僅僅提供論斷,而不能或者拒絕提供根據和論證,那麼,任何一個正常人都不可相信這些論斷,何況科學。
那些抨擊相信科學是迷信的人是否想過,自己所相信的東西究竟有什麼根據? 為什麼值得相信? 然後再想一想:究竟什麼是迷信? 是相信反科學、偽科學的東西呢,還是相信科學?
四、否定科學的目的何在
假如人類否定了科學,那麼,他們將從哪裡獲得真理呢? 或者說,這樣一來要把人類的認識活動引向哪裡呢? 只有以神學為歸宿,以新有神論者提倡的東西為歸宿。 這樣的東西,從自然科學方面來看,是偽科學,因為它不是科學而冒充科學。
傳統宗教的生命力決不是冒稱科學。 事實上,科學的歷史如果從哥白尼的日心說算起至今也不過500年,然而宗教的歷史要漫長得多。 在現代社會,科學與宗教是兩股道上跑的車,二者的目的、功能和價值觀都不同。 從目的來看,科學是為了探索物質世界的運動規律,滿足人的物質需求; 宗教是對人精神世界的追求,是為了尋求人靈魂的歸宿。 從功能來看,科學是為了豐富人的物質財富; 宗教是為了提高人的道德水準。 從價值觀來看,科學是為了對物質世界進行更合理的解釋,宗教是為了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彼岸的和諧關係。
科學的進步和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是的那些仇視科學的反科學之舉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就往往採取冒稱科學的偽科學手段,借用科學詞彙將自己包裝起來,偽稱自己是宇宙中最玄奧的“科學”,是對宇宙中的任何現象都能提供圓滿解釋的天理,是能解決任何難題的萬能大法。 但是這些美妙的允諾從本質上就是反科學的。 因為能聲稱解釋一切的「理論」在操作程式上必然什麼都不能解釋,聲稱能解決任何問題的方法必然什麼問題都不能解決。 所以也沒有任何科學理論敢於說出如此的大話,科學是有限的、可證偽的。
結論:說相信科學是「迷信科學」的論斷是一個不能成立的偽命題。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