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院問答之《修仙篇》~4(自私就是自殺? )

禪院問答之《修仙篇》

什麼是修仙的起點? 少私寡欲是修仙的起點,私不除,必陷入凡俗人生; 欲不止,必欲火焚身。 修仙者必須減少私心,降低慾望,在功名利祿、聲色犬馬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要以人役物,不能讓物役人。 老子主張“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一旦追逐功名利祿,必然“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甚至冒死輕生,身敗名裂。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過分地追逐名利,勢必招來災禍和不幸。 再說「良田千畝,夜眠八尺,」飛鳥在林,只棲一枝,何苦呢!  所以修仙者要少私寡慾、知足常樂、清靜無為、恬淡自然,如此,才能不患得患失、避免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和糾紛,“夫唯不爭,天下莫能於之爭。 “我與你不爭,你與我爭什麼? 寵辱皆驚是一種奴性的表現? 逢凶求吉、趨利避禍、得寵心喜、受辱心冷也是世俗之心,古往今來,在寵辱這條大道上人們演出了一幕幕酸甜苦辣、驚心動魄的悲劇,得寵則洋洋自得、欣喜若狂、失寵受辱則氣急敗壞、惱羞成怒,卻不知,得寵就是得了被奴役的身份,失寵受辱就是回歸了自己的本性,何必計較於心呢。  重視世俗的富貴功名,就難以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 寵辱皆驚是一種奴性的表現,是一種極端的利己主義,得寵就趾高氣揚、忘乎所以、為虎作伥、殘害忠良; 失寵就死氣灰臉、灰心喪氣、搖尾乞憐、可憐兮兮,修仙者必須戒之。  寵辱皆驚易喪失天性,天性即失,不要說成就仙的品質,恐怕人不人、鬼不鬼了。 所以,一定要淡泊名利寵辱不驚,超凡脫俗,做自己心靈和情感的主人。 唯有淡泊,才能明志? 只要淡泊,就可以看出,世間的人們只是在「蝸牛角上爭雌雄,石火光中論長短,」為了功名利祿,如蒼蠅競血,螻蟻聚膻,如此人生,真可謂本末倒置,鼠目寸光。  唯有淡泊,才能明志,淡泊是一種清明,清明而後才能看清路徑,辨別方向,看到遠景,才能修仙。  寧靜是神明住所,無寧靜,則神魂飄蕩,神不守舍,難以致遠。 人世間聲色貨利、人我是非,易迷惑人心,唯以寧靜照之,不論其如何變化多端,即可如日當空,氛霾盡掃。  人到我這個年齡,才明白了一些事理,回首往事,慚愧之極,浪費的時光難以挽回,虛度的大好年華已隨東流,回想起來,痛悔不已。 若早走上帝之道,今日應已功德圓滿,正果早成,現在惟有珍惜分秒,奮力精進。 我們修仙路上,最關鍵的是什麼? 在人生的路上,最觸動心靈的是親情、友情,在修仙的路上,最關鍵的是知己知音,培根說過:“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純粹最可憐的孤獨,沒有友誼,則斯世不過是一片荒野。 “ 修仙之路不能沒有友情,”獨行無恆操,“仙友越多越好,人生難得一知音,知己獨難求。  明志須淡泊,交友同樣也須淡泊,「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凡見人有勢力就去交往那叫賣身投靠,勢傾則散; 凡行賄先給予好處才能結交的朋友那叫互相利用,遇困則廢; 凡為了炫耀自身而去傾慕結交那些能言善變能歌善舞的名人,名毀則完; “同是天涯淪落人”時所交的朋友那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無奈之交,一旦條件發生變化,其情難存; 凡權衡利弊後再去結交的朋友是功利性質的結交,利在則親、利盡則疏、有利則來,無利則去,“富在深山有遠親,貧居鬧市無人問。 “ 只有淡泊才能交上真正的朋友,只有淡泊才能覓到知音。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修仙者不可不察。 為什麼修仙要尋訪道友? 奇異無遠識,獨行無恆操,孤僻難守道,居塵難脫俗。 修仙需要尋訪道友,沒有道友難以持守仙道,日日混跡於塵世,觸目皆是東短西長,心神難以清靜,需漸遠塵俗。  人貴以自知,但自知不易,天下多自執自傲自誤之人,少自知自謙自省之人。 故欲成仙道,先須自知,如何自知? 以鏡照己,鏡在何處? 鏡在道友身上,道友即是鏡。 尋訪道友是終生大事,得一道友,如得寶藏,一粒河沙一乾坤,一個道友一仙境,富足者,擁道友之人也。 道友貴,貴如生命? 我命淺薄,凡事靠自悟,故明道友之寶貴,自創生命禪院以來,渴望能獲道友,凡進禪院之人,我皆以道友待之,及時讚美之,希冀能與我同修仙道,同赴仙境,可惜我出身微賤,不通俗情,故屢屢受挫,高我者,不願與我為伍,同我者,皆有雄心壯志,想自立門戶,不願屈就於禪院,低我者,除幾株禪院草,尚未發現低我之人。  尋道難,尋道友更難,故古人概歎:人生知己獨難求。 鮮花易得,金錢易獲,惟有這道友,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道友者,能平等待我之人,不僅能談經論道,同榻而臥,更能見面就吵架,三日不見卻魂魄不寧如喪考妣,上午吵得臉紅脖子粗,發誓永不相見,日頭未落,卻提了一瓶二鍋頭嬉皮笑臉來敲門,發誓永不分離。  道友貴,貴如生命。 我有佛山太極無極,蓬萊萬年碧雲,天山滄海無限天,皆乃我生命組成部分,但能否與我吵架,然後嬉皮笑臉共醉天涯,疑。  沒有道友, 人生可悲:沒有道友,人生可憐。 沒有道友,不是自大自狂,就是自卑自賤,花開無人欣賞,葉落無人悲傷,妄開妄落,豈不悲哉! 為何成仙之人寥若晨星? 成仙之心,人皆有之。 成仙之人, 寥若晨星。 究其原因,非缺靈性,實乃塵俗拖累,上有父母需贍養,下有兒女須扶養,中有丈夫妻子需關懷, 前後左右有鄰舍朋友兄弟姊妹需關照,心不閒,意還亂,更兼社會競爭越來越強悍,全力為之,尚落人後,哪有閒工夫瀟灑人間?  罷了! 罷了! 身陷紅塵難修仙。  唯一可行之法是逐漸了卻塵緣,除放棄爭名逐利之心外,對父母子女盡心了心,對其他世俗緣分逐漸淡化之、有則有之,無則更佳,決不再結塵緣,如此,可漸行漸遠俗情,漸行漸近仙境。  常懷幻想,建一處世外桃源,把佛山蓬萊等一網打來,清晨上山砍柴下河挑水田間種瓜,中午坐林蔭下談經論道琴聲中品茶,下午你追我打放野於山林溪水, 夜晚修身養性靜心於脫凡骨禪定之法。  修道難,難於蜀道上青天; 成仙難,難在難以脫塵凡。 自私就是自殺? 天地自然萬物,皆為道之內涵外延,天地之間無貴物、無賤物、無用物、無棄物,從細菌到天體,從草木到山河,都是道的演化,都是道的組成部分。  人是自然的組成部分,與道渾然一體,這即是說,人與天地自然萬物渾然一體,因此,人須培養天地精神,熱愛自然河山,對天地的蔑視就是對自己的蔑視,對自然河山的破壞就是對自己的摧殘。  自私,就是自殺; 自殺,就是自私,人無天地精神,必然會自私妄為,人不熱愛自然河山,必然成邪魔外道,最終會遭到自然的懲罰。

Last updated